推荐精彩《精选 我的养娃日记》本文讲述了杨若辰嘟嘟的爱情故事,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给各位推荐内容节选:...
我和杨先生每个月总要发生几次口角,很少是因为任何重大事情,反倒都是因为本身情绪不好才通过某件很琐碎的小事泄愤。
发泄者固执己见、恶语相加;被发泄者要么忍气吞声、唾面自干,要么不甘受辱,大打出手;气消后,双方又不禁悔己,何必当初。
就拿我和杨先生这些年的相处来讲,小吵小闹不计其数。
几个月之前的争吵早己忘得一干二净,而最近一次的不愉快便是刚才他将自己穿过未洗的袜子临时放在了我的鞋里。
说来可笑,但怒火真的是不打一处来。
我脾气暴躁,不顺心意,站在道德与情感的高处,狠狠地将他苛责了一番。
但在发泄一气后,又打心底里明白,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对自身的不满。
因为对自己不满意,所以才焦虑。
当妈妈后的生活是日复一日的单一与繁琐,有时会觉得自己如同机械运转的滑轮,忙个不停,看不到终点,即便再累也无法停下来。
夜深人静时,不禁忍不住问自己:如此争强好胜的你,怎么走到如今这般田地?
除了带孩子,你还能做什么?
还会干什么?杨嘟嘟两岁之前,我的焦虑仅为自己。
担心被社会抛弃,不知去向何处,终点还有多远。
但杨嘟嘟两岁后,除了自我焦虑,连带杨嘟嘟的教育问题。
焦虑深处,无非就是恐惧。
怕他将来读书压力大,总想提前让他学会的更多些;怕他长大读书后与别的小朋友竞争落后,总想他先行一步;他要一天学会一个单词,他有几天没认读数字,他还没开始识字,玩某个游戏是否能学到什么,我每天都不会忘记这些问题。
杨嘟嘟要比同龄的孩子懂事的多,学会的东西也更多,但我的焦虑也着实对他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
他变得偶尔暴躁,些许强迫。
就比如:搭好的积木,在往更高处搭建时掉落了一颗,他便会一股脑全部打翻;排列整齐的卡片,因为在排下一张时不小心碰偏了上一张,他便会统统拍乱。
他仅仅是个两岁多一点的孩子,他却在过分地追求完美。
后来他有些不大喜欢学数字,稍加难度他便排斥;不喜欢被提问,遇到不会的他甚至抱头大哭。
我做不好自己,却在教养孩子时蛮横用力。
因为对自己不满意,甚至导致抑郁。
我想自己一定是在日复一日独自带娃的“战斗模式”中失去了最初成为母亲时的那份热情,忘记了在想要成为母亲时付出的艰辛与不易。
不知不觉间,偶尔情绪低落,在见缝插针的日常里听首歌都会莫名其妙地落泪。
常常会想——父母远在故乡,作为子女,我无法承欢膝下,尽心尽孝;自小骄纵生长,作为妻子,我不够善解心意,温柔体贴;性情向来急躁,即便做了妈妈,我也很难好言好语,无微不至一整天。
我己经拼尽全力地奔跑,很努力地想要做好事情,很用心地爱我最亲近的人,可还是不随人愿。
魔鬼不在心外,魔鬼存于心中。
当妈妈以来,过着离群索居日子。
因为对自己不满意,我把所有的暴躁与愤怒强加给了自己最亲近的人。
因为一点小事,我便借题发挥,不由分说地发脾气。
······夜深人静最是储备能量的时刻,落笔至此,气消颜开。
其实心底一首都明白,人生无论怎么选,终将会有遗憾。
生活向来不公,人人都不完美。
何必杞人忧天,自寻烦恼,做无谓的胡思与乱想,令自己这般紧张?
作为全职妈妈,孩子定然是妈妈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羡慕上班的人挣钱,潇洒又时尚,可上班的人又何尝不羡慕居家带娃的你不愁吃穿?
纵观过往,哪个角色的背后没有心酸?
最美好的幸福是懂得知足,不同的人生状态有不同的美好。
往者不可谏,来者未可知,经营好此时此刻,不为长途跋涉地抵达某处,只因杨嘟嘟无可替代,且仅有一次的童年。
珍视杨嘟嘟的每一个现在,把和他相处的每一天当成一门功课,在用心陪伴与认真教养的同时,给予他独立自由的成长空间。
相信时间的馈赠,把握好人生的节奏,聪明地接受岁月的庸常,不忘初心地去追寻。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这是电影《无问西东》里的台词,此时送给内心不安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