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还是不要麻烦别人了,我们也不一定顺路。”姜星染拉了一把黄淑芬,又看向了司机,“司机,要不让我试试修一下车吧。”
她在21世纪读书的时候,选修过机械相关课姜,当时为了顺利拿到学分,没少拆报废车,所以对车的结构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你?小姑娘,你没开玩笑吧?”司机没想到这个刚刚问她车相关的事情的姑娘居然想修车。
燕芳洄轻笑一声,“染姐,你什么时候会修车的?我怎么不知道呢?别到时车没修好,把车给整报废了!”
“染染,你说什么啊,你啥时候能修车啊?你别说胡话,万一把车弄坏了,妈可赔不起。”
其他人听到他们的对话,也过来凑热闹,“小姑娘,看你年纪轻轻,不要说修车了,能做饭干活就不错了。”
司机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上班时间不长,对于车辆维修也不熟悉,“小妹妹,这车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就不要添乱了,搞不好我还要担责呢!”
他可不想因为对方乱修,让自己被炒了。
姜星染也不恼,“可车坏了,修不修,恐怕你作为司机都要担责,极有可能是你操作不当导致的。”
“怎么可能是我操作不当!”司机被她一说也有些心虚,他今天上班都有些心不在焉的。
“这位姑娘,你可不要血口喷人!”
“你开车的时候,离合和油门的控制并不连贯,特别容易导致熄火,自然也会磨损点火器。”
一席话准确击中了司机的软肋,没想到这个女孩看起来年纪轻轻,懂得还挺多的。
大部分乘客都不会开车,自然不太懂姜星染说的话,不过看她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目光清明,声音沉稳,莫名就是有一种老干部上身的说服力。
傅西辞眼波流转,两年没见,怎么就发现她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
他是个老司机,她说的这种情况也确实存在。
但这种低级错误也只有新手才会犯,他的目光在司机身上流转。
也许是他气场太强,让司机十分惶恐。
“小姑娘,你倒说说怎么修啊?”不知是谁插了一句话。
“小姑娘,你倒说说怎么修啊?”不知是谁插了一句话。
“我刚刚听发动机的声音,看了一下发动机的外围,应该不是发动机的故障,也不是油箱的问题,最大的可能是点火器的问题,要修的话其实也不难,我们可以先检查点火器的线路,只要拆一下车头看下就可以。”
听她说得条条有理,司机也有点被说动了,迟疑了下,才道:“那你过去看一下吧。”
得到了司机的允许,姜星染便去了车头,在车头柜里找到了一些螺丝刀扳手工具什么,便开始拆车头前方的面板。
尽管隔得有点距离,但是傅西辞还是看到她熟练地拆面板,查看线路,专注分辨什么。
而她那双的洁白的纤纤细手,渐渐地染上了灰黑的机油。
“男人做的事,她也抢着做,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我看也就作秀而已,就凭她怎么可能修得好?我看等到天黑都不一定能修好啊!”
傅芳洄不喜欢姜星染,说的话自然带着偏见和嫌弃。
姜星染只是专注地检查维修线路,原来只是点火器线路的保险丝烧坏了,若是要开车的话,先接上就可以暂时工作……
不消几分钟,姜星染就把临时线路整理好,对着司机说道:“你现在试试打火看看。”
“那么快?”
司机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她,愣了下,就开始转动钥匙点火。
发动引擎瞬间发出低沉而震撼人心的轰鸣声。
“好了!”一种欣喜的声音从司机的口中发了出来。
“先试试能不能开吧。”
司机挂档踩上离合便开了几米,兴奋起来,“小姑娘,你还真行啊!”
其他人见状,也是庆幸不已。
“终于可以回家了!”
“小姑娘看着年纪轻轻,没想到心灵手巧啊!”
“她这是哪家的姑娘啊?挺有本事的!”
“好像是我们姜村的姑娘……”
“小姑娘不仅长得好看,本事也不小啊!”
刚刚还说姜星染修不好的傅芳洄也是惊呆了,这还是她听说的那个草包女子吗?
“这怎么可能?她怎么做到的?”
傅芳洄哪里见过这情况,感觉自己的脸被狠狠地打了一巴掌,有些疼。
“既然车都好了,那也不需要我们了,哥,我们快点回家吧。”
她实在恨不得离开这里,缓解尴尬。
傅西辞“嗯”的一声,语气淡淡的,他的目光看向远方,又好像在看向什么,神色间并没有太大波动。
她这是宁愿自己修车,也要拒绝向自己求救吗?
姜星染走下了车,叫唤了一下黄淑芳,“妈,快上车吧。”
她的目光毫无防备地撞上那双犀利如猎鹰般黑眸,带着属于军人的威压,仿佛要将人心底的秘密洞穿。
姜星染抿了抿嘴唇,心里却有什么被风吹动了似的,晃了一下。
她不喜欢那个男人的审视目光,希望他不要看出来什么,这婚还是早点退掉比较好。
姜星染别过目光,转身上了车。
黄淑芬愣了下,看向了一边的军车,“西辞,阿姨我先走了,再见。”
看着汽车重新开动,傅西辞也开车离去。
他的车开得比客运汽车快,一下子就超过了汽车。
军车从旁边开过,姜星染紧绷的精神好像松了口气。
“染染,你是什么时候学会修车的?”黄淑芬问了下。
“我也就无聊看了一些书,在书上学的。”
姜星染虽然在家不怎么做事,不过偶尔也会借一些书看看。
这个年代,娱乐的事情相对比较少,看书也算一种娱乐手段。
黄淑芬不识字,自然不知道她看的是什么书,“妈,我有些累,想休息一下。”
说着,姜星染便闭目眼神。
“好,你先休息吧,妈到了再叫你。”
一进家门,姜星染就闻到了扑鼻的饭香,那不是她大嫂为家人做的晚饭,而是她那六岁的外甥姜晓为全家人做的饭。
从四岁开始,姜晓的身高还没够到灶台的时候,他就踩着板凳做饭。
“奶奶,姑姑,你们终于回来了!”从厨房里出来的姜晓看着他们回来,笑得露出两个虎牙。
都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姜晓知道今天大人没那么快回来,所以便早早去做饭了。
对比起自己小的时候,哪需要自己动手做饭,她对懂事的姜晓多了一份心疼。
原主平时在家里,事情也没怎么做,从她辍学在家以后,心情郁结,家里人也没怎么让她做事,怕刺激到她。